Q004 多層次傳銷管理辦法 ──────────────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九十三、十二、二十四公秘法字第○九三○○○九七六四號令修正發佈全文26條;並自發佈日施行 第一條 (授權依據) 本辦法依公平交易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三條之四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適用範圍) 多層次傳銷事業之報備、業務檢查、財務報表應經會計師簽證並對外揭露、對參加人應告知之事項、參加契約內容、參加人權益保障、重大影響參加人權益之禁止行為及對參加人之管理義務等相關事項,適用本辦法之規定。 第三條 (刪除) 第四條 (刪除) 第五條 (開始實施傳銷行為之報備) 多層次傳銷事業於開始實施多層次傳銷行為前,應以書面備齊及據實載明下列事項,向中央主管機關報備: 一、事業之名稱、實收資本額、代表人或負責人、所在地、設立登記日期及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 二、主要營業所及其他營業所所在地。 三、開始實施多層次傳銷行為之日。 四、傳銷制度,應包括佣金、獎金及其他經濟利益之內容、發放條件、計算方法及其合計數占營業總收入之最高比例。 五、參加契約條款及格式。 六、銷售商品或勞務之品項、價格、單位成本、用途、來源及其有關事項。 七、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前項所稱書面之格式,得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 第六條 (報備之補正或補充) 多層次傳銷事業未依前條第一項規定備齊報備資料者,中央主管機關得命其補正。 前條第一項所列報備事項,中央主管機關認有必要時,得命多層次傳銷事業提出相關資料補充。 前二項之補正或補充,多層次傳銷事業應於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期限內為之。 第七條 (變更報備) 多層次傳銷事業報備資料所載內容如有變更,應於實施前報備。但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之報備事項如有變更,得於變更後十五日內報備。 第五條第一項第六款之單位成本如有變更,不適用前項規定。 第八條 (停止實施傳銷行為之報備) 多層次傳銷事業停止實施多層次傳銷行為者,應於停止前向中央主管機關報備。 第九條 (報備名單及重要動態資訊之公告) 多層次傳銷事業經查已備齊第五條第一項資料者,中央主管機關應將該事業名稱列載報備名單。 多層次傳銷事業報備名單及其重要動態資訊,由中央主管機關公佈之。 前項公佈,得以刊載於中央主管機關之全球資訊網或其他足使大眾周知之方式為之。 第十條 (營業跡象之註記) 列載於報備名單之多層次傳銷事業,經查已搬遷不明或無營業跡象者,中央主管機關得於報備名單上註記。 第十一條 (應告知參加人之事項) 多層次傳銷事業於參加人加入其傳銷組織或計畫時,應告知下列事項,不得有隱瞞、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 一、實收資本額及前一年度營業總額。但營業未滿一年者,以其已營業月份之累積營業額代之。 二、傳銷制度,應包括參加人直接推廣、銷售商品或勞務,及因其後加入之參加人推廣、銷售商品或勞務時,可獲得利益之內容、取得條件及計算方法。 三、多層次傳銷相關法令。 四、參加人應負之義務與負擔。 五、商品或勞務之品項、價格、用途及其有關事項 六、商品或勞務瑕疵擔保責任之條件、內容及範圍。 七、參加人退出組織或計畫之條件及因退出而生之權利義務。 八、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參加人介紹他人加入時,不得就前項各款事項為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 第十二條 (參加契約之締結) 多層次傳銷事業於參加人加入其傳銷組織或計畫時,應與參加人締結書面參加契約;參加契約應包括前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八款事項。 前項之書面,不得以電子文件為之。 第十三條 (退出條件與相關權利義務) 多層次傳銷事業就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七款事項,告知參加人或與參加人締結書面契約,其內容除有利於參加人之外,應包括本法第二十三條之一至第二十三條之三規定。 第十四條 (可歸責參加人事由下之退貨處理) 多層次傳銷事業以參加人違反營運規章、計畫或其他可歸責於參加人之事由,而解除或終止契約者,對於該參加人提出退貨之處理方式,應於契約中載明。 第十五條 (財務報表之揭露) 多層次傳銷事業應將下列經會計師簽證之上年度財務報表備置於其主要營業所: 一、資產負債表。 二、損益表。 參加人加入已逾一年,且於前一年內自多層次傳銷事業應獲佣金、獎金或其他經濟利益者,得向所屬之多層次傳銷事業查閱前項財務報表。多層次傳銷事業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多層次傳銷事業於停止實施多層次傳銷行為起二個月內,仍應依前二項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 (招募未成年參加人之要式規定) 多層次傳銷事業招募未成年人為參加人者,應事先取得該參加人法定代理人之書面同意,並附於參加契約。 前項之書面,不得以電子文件為之。 第十七條 (禁止行為) 多層次傳銷事業不得為下列各款行為: 一、以訓練、講習、聯誼、開會或其他類似之名義,要求參加人繳納與成本顯不相當之費用。 二、要求參加人繳納或承擔顯屬不當之保證金、違約金或其他負擔。 三、要求參加人購買商品之數量顯非一般人短期內所能售罄。但約定於商品轉售後始支付貨款者,不在此限。 四、於解除或終止契約時不當扣發參加人應得之佣金、獎金或其他經濟利益。 五、約定參加人再給付與成本顯不相當之訓練費用或顯屬不當之其他代價,始給予更高之利益。 六、以違背其傳銷組織或計畫之方式,對特定人給予優惠待遇,足以減損其他參加人可獲得之佣金、獎金或其他經濟利益。 七、以不當方式阻撓參加人辦理解除契約、終止契約退出退貨。 八、要求參加人負擔顯失公平之義務。 前項規定,於參加人準用之。 第十八條 (特定違約事由及其處理) 多層次傳銷事業為規範其參加人從事與多層次傳銷有關之行為,應將下列事項列為參加人違約事由,訂定處理方式並確實執行: 一、以欺罔或引人錯誤之方式推廣、銷售商品或勞務及介紹他人參加傳銷組織。 二、假借多層次傳銷事業之名義或組織向他人募集資金。 三、以違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方式從事傳銷活動。 四、以不當之直接訪問買賣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造成消費者重大損失。 五、從事違反刑法或其他工商管理法令之傳銷活動。 第十九條 (明示從事傳銷行為之義務) 多層次傳銷事業以廣告或其他使大眾可得知之方法招募參加人時,應表明係從事多層次傳銷行為,並不得以招募員工或假借其他名義為之。 前項規定,於參加人亦適用之。 第二十條 (宣稱案例之說明義務) 多層次傳銷事業或其參加人以聲稱成功案例之方式推廣、銷售商品或勞務及介紹他人加入時,就該等案例進行期間、獲得利益及發展歷程等事實作示範者,應具體說明,不得有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 第二十一條 (參加人之教育訓練) 多層次傳銷事業於參加人加入其傳銷組織或計畫後,應對其施以多層次傳銷相關法令及事業違法時之申訴途徑等教育訓練。 第二十二條 (記載及備置傳銷經營資料) 多層次傳銷事業應於主要營業所備置下列書面資料,按月記載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發展狀況: 一、事業整體及各層次之組織系統。 二、參加人總人數、當月加入及退出之人數。 三、參加人之姓名或名稱、國民身份證或營利事業登記證統一編號、地址、聯絡電話及主要分佈地區。 四、與參加人訂定之書面參加契約。 五、銷售商品或勞務之種類、數量、金額及其有關事項。 六、佣金、獎金或其他經濟利益之給付情形。 七、處理參加人退貨之辦理情形及所支付之價款總額。 前項資料,保存期限為五年,停止多層次傳銷行為者,亦同。 第一項書面資料得以電子儲存媒體資料保存之。 第二十三條 (接受檢查及定期提供資料之義務) 中央主管機關得隨時派員檢查前條資料或命事業定期提供該項資料,事業不得妨礙、拒絕或規避。 第二十四條 (刪除) 第二十五條 (刪除) 第二十六條 (施行日) 本辦法自發佈日施行。